首頁
1
最新消息
2
未分類
3
20230924 東芝年底前下市 結束74年上市歷史!4
https://www.fcg899.com/ FCG福韜略國際諮詢有限公司
FCG福韜略國際諮詢有限公司 302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二路229號7F-1&7-6(雙翼大樓)
FCG觀點~tsmc與美國社會暨產業20250331 研究部引用『魏哲家前幾天在台大EMBA講座,以「如果沒有台積電」為題演講(1/16)。他妙語如珠,幽默的演講內容,現場笑聲不斷,讓參與者明白,為什麼台積電最新的製程不可能搬到其他國家,以及全世界如果沒有台積電,那麼,民眾不僅蘋果手機不能換新,就連電冰箱、電視、汽車等產品,都會受到影響,如果沒有台積電,全世界會有什麼樣的變化?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指出,「沒有台積電,世界經濟會停滯不動,如果沒有台積電.當然我的對手會很高興,但是高興不了多久,因為沒有台積電,2026年以後,所有的自動駕駛、會全部不見。」自從台積電2021年正式赴美設廠之後,市場中不少人都在擔憂,台積電會不會將最新技術帶到美國,使得台灣不再具有優勢。在回答市場的疑慮之前,魏哲家先談到,「如果要重複做一個台積電出來,大概要多久時間?也不長,你用2.5年時間,就可以蓋一個生產線。」不過,這個2.5年,是有前提的,「要有土地、水、電、人才都夠,你沒有技術,那另外講。」2.5年只是蓋一個產線的時間,但每一次新技術出來,台積電至少要蓋三個廠。魏哲家以3奈米為例,「蓋3奈米廠要符合所有客戶需求,大概5年就可以了。如果你想把台積電三奈米整個搬到任何一個國家,假設你的土地沒問題、水電沒問題、人才沒問題。那也就用5年的時間,就可以。」而美國廠蓋到現在,進度並不符合台積電原先預期。魏哲家笑著說,「我們在亞利桑那州,我一把鼻涕、一把眼淚,受盡各種訓練。」他說得幽默,全場哄堂大笑,但卻點出四點外人都想像不到的難題。第一,我們以為說美國這麼大,蓋個房子有什麼了不起,錯,蓋一個房子很了不起,我在亞利桑那州要蓋一個生產線,第一,他們沒有聽過生產線是什麼東西,我說,我隔壁不是有IDM(意指IDM大廠英特爾)嗎?他說,那是十年前啊,現在人都跑光了,所以不會蓋。魏哲家說,第一個難題,跟當地的基礎建設有關,就是他們不會蓋廠,最後有一半的建築工人都是從德州找來的。第二,從來沒有想過在一個地方,會碰到當地政府各種法律條規不一樣。「台積電是一個很受政府照顧的公司,我們走在前面,蓋各種生產線,政府也不知道如何是好,我們跟台灣政府一起商量法規怎麼訂。」但是,到美國之後,美國政府雖然也不知道怎麼訂法規,但是,美國政府跟台積電說,「請你先出錢,我們用你的錢來聘請專家,來制定規則。最後,每一次開會,就有市政府的官員、用我們的錢聘請的專家、還有台積電,然後,由台積電發言、共同制定規則,制定出來才繼續往前,總共制定出來的規則也才一萬八千多個,花了3500萬美金。」魏哲家笑說,「我不是抱怨,我只是說我的經驗。」接著,他又提到了美國本地的化學品問題,美國做不出來台積電需要的等級,如果要做出來,價格會是台積電原本購買價格的五倍,「我們最後怎麼解決,我們從台灣運硫酸到L.A.港口,從港口用卡車載到亞利桑那州,就算這樣子都比在美國做便宜。」但明明美國半導體大廠英特爾就設廠在台積電旁邊,那麼,英特爾怎麼面對化學品材料問題?魏哲家說,「他們看這樣划算啊,所以他們也從台灣開始買。你聽到這個很難相信,問他們Intel,那你以前怎麼過活,他們說,以前過得很辛苦,現在有你們。」第三個難題,則與工會有關,魏哲家表示,「當初成立工會是很崇高理想,是幫工人爭取比較好的福利,但之後,工會就變得很奇怪。」顯見台積電在當地也遇到了勞資難題。第四個難題,則與當地政府行政速度有關,「台積電進步這麼快,是因為兩年半就可以蓋一個生產線出來,但這兩年半,我們技術一直在進步,技術每改進一次,整個生產線設計就要改變,包含產線底下接的水、電、化學品線路都要改變,每次改變都是跟著廠商一起努力,馬上就做了。但在美國不行,任何改變,停下來,先把圖畫好,申請、批准之後再繼續做。」以這樣的速度來看,魏哲家直言,「最新技術跑到美國去,你認為可能嗎?單單每個事情都要申請,申請完再進來,至少要花掉台灣兩倍時間。」很顯然地,台積電最新技術只會根留台灣,很難移到其他國家去。』20250331研究部暨公關部 https://www.fcg899.com/hot_512207.html 20250331 FCG觀點~tsmc與美國社會暨產業 2025-03-25 2026-03-25
FCG福韜略國際諮詢有限公司 302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二路229號7F-1&7-6(雙翼大樓) https://www.fcg899.com/hot_512207.html
FCG福韜略國際諮詢有限公司 302新竹縣竹北市復興二路229號7F-1&7-6(雙翼大樓) https://www.fcg899.com/hot_512207.html
https://schema.org/EventMovedOnline https://schema.org/OfflineEventAttendanceMode
2025-03-25 http://schema.org/InStock TWD 0 https://www.fcg899.com/hot_512207.html

結束74年上市歷史!東芝年底前下市
昔日電機霸主一手好牌為何打到爛?

2023-09-22 12:10 聯合新聞網/今周刊

東芝收購案落幕,新東芝正式由日本產業夥伴(JIP)當家,今後的新東芝體制將成市場人士與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。不過,過去被行動股東處處制肘的東芝管理層,是否能透過脫胎換骨的新東芝再創利潤高鋒,前景不可說不看好,但疑慮確實不少。

週四(9/21)東芝宣佈由日本產業夥伴(JIP)等日本企業聯盟發起的股票公開收購案成立,持股比例高達78.65%,遠超過最低門檻的66.7%。預計在股東大會等各樣程序告一段落後,今年底以前東芝股票就會下市。

此次公開收購案,股票得標佔比較高的行動股東是新加坡投資公司「埃菲西莫資本管理」(Effissimo Capital Management),持股9.89%;包含埃菲西莫資本管理等行動股東在內,行動股東總持股約三成左右。(註:行動股東常行使股東權利對公司管理層施壓,以鞏固股東權益。)

東芝預計在11月下旬召開臨時股東大會,屆時將進行股票強制收購,藉此讓原東芝的股份能全盤轉讓。東芝股票預計12月中就會下市,結束長達74年的股票上市記錄。東芝社長島田太郎表示:「在新股東的基礎之上,我們將朝著嶄新的未來邁出一大步。」

曾經電機稱霸一方 近年財政股東風雨交加

東芝是日本極具代表性的老牌電機製造商,1949年於東京證交所上市,主力產品為半導體、核電、家電,是一家綜合型電機企業。

2015年,東芝爆發鉅額帳款弊案引發管理層出走潮,共有三任社長引咎辭職。在公司經營陷入僵局的情況下,又雪上加霜碰上美國核電子公司的破產問題,引發財政破洞。

為了解決公司經營困境與債務問題,東芝開始接受海外基金業者等「行動股東」的投資,總金額達到約6000億日圓(約1320億台幣)。此舉雖使財務問題暫解燃眉之急,卻受制於行動股東對公司的各項權益捍衛活動,致使公司管理層與行動股東發生各種衝突與矛盾。

2020年7月定期股東大會中,埃菲西莫資本管理公司與3D投資夥伴(3D Investment Partners)就以企業管理不周為由,要求行動股東可自行選任董事。

2020年底,行動股東美國法拉龍資本管理公司(Farallon Capital Management)對東芝管理層提案:「公司的戰略方針若是在股東大會被否決,就該退還所有營業現金流。」

2021年4月,東芝管理層原本要接受來自英國的投資業者CVC資本合夥公司(CVC Capital Partners)的收購案,卻在臨時股東大會遭行動股東否決。

2021年6月,由於股東對東芝管理層的不信任感增加,甚至發生在定期股東大會上,董事會議長連任案遭行動股東否決的事件發生。

東芝在一連串的混亂之下,為了挽救經營危機,於2023年3月表態贊成日本產業夥伴提出的公開收購案,總計收購額達到2兆日圓。其中包括日本知名半導體企業羅姆,金融大企業歐力士等業者為了參加收購而貸款,三井住友銀行與瑞穗銀行等日本主要銀行也有參與相關融資案。

東芝若完成股票下市,就可以跟原本的行動股東分道揚鑣,進而在穩定的環境中重新站穩事業經營的腳步。島田社長在公開收購記者會者表示:「我深信東芝將以能為社會貢獻的姿態,繼續進步下去。」

新東芝再起困難重重 業界學者仍表肯定 

但,日本電機業界專家,任教於早稻田大學碩士班的長内厚教授,在接受日本時事通信社的訪問時直球批評,東芝擁有優秀的技術力,卻沒有取得世界級的頂尖市佔率,「真是浪費了一手好牌!」

同時他也對本次的公開收購表示:「這次入圍的股東都是東芝管理層可以溝通的對象,對於東芝的決策效率,我想是有加分的效果。」然而,東芝是否能如願完成重組目標,一切仍在未定之天。

島田社長宣佈,公司將實施企業改革,往後收益支柱將以數據服務為主,2022年銷售額為3.3兆日圓左右,2030年銷售額希望能達到5兆日圓的水準(約1.1兆台幣)。目標雖然遠大,但對事業主體為醫療器材與半導體記憶體的東芝來說,將是一項浩大工程。

不僅如此,伴隨著股票公開收購而來的巨額貸款也使得新東芝的財務基礎弱化,日本產業夥伴雖然發出豪語,喊出在3~5年內重新上市,但新東芝能否能順利復興,仍有賴新團隊的智慧與合一。

本文授權自今周刊。

 (本社研究部 20230924引用)